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焦点

美媒观察:在中国“绿色生活”是怎样的体验

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2日发表题为《在中国“绿色”生活是绿色生活怎样的体验》的报道。报道说,美媒六年来,观察袁雨(音)一直尽其所能,中国过着一种不产生不可降解垃圾的体验生活。她自带咖啡杯和筷子去咖啡馆和饭店;她买二手衣,绿色生活而且从不叫外卖。美媒

她在北京的观察胡同里开小店卖家居用品,但没有一件是中国一次性塑料产品,也不向顾客提供购物袋。体验

衡水市学生在用废弃纸盒制作“小房子”模型(新华社发)

30岁的绿色生活袁雨说:“不容易,但是美媒并非不可能。我会想办法做到。观察”

报道称,中国中国此前制定了目标,体验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政府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了蓝图,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民众过上绿色的生活方式。为了提高人们碳足迹的意识,它鼓励销售低排放产品,改进标签,加强气候教育等。

据报道,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王建明说,中国应构建促进绿色产品认证的法律体系,确保它拥有强大的法律支持。

比如购物。在中国,购物已迅速转移到网上,这加大了低碳购物的难度。中国知名电商平台每年都开展环保宣传活动,敦促卖家使用更多可回收包装,减少使用胶带。

报道说,在中国最大的网上订餐平台,如今顾客可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,采用“环保订单”。不过,即使是这种小小的要求有时也做不到,有些餐馆还是配送塑料餐具。

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一名项目顾问说,这只是个人行动可能带来变化的一个例子。

该顾问说:“这是一种常见的辩论——个人选择究竟能给气候带来多大影响。诚然,改变大环境,比如能源基础设施,最为重要。但是,个人的行动和意识也是能够推动变革的。”

报道称,遗憾的是,对于中国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来说,了解大部分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并不容易。

报道称,网络市场也在努力改变。今年4月,阿里巴巴的天猫网站对部分节能家电增添了绿色标签,提供某些空调、洗衣机及其他产品的排放信息,并承诺还会增加。阿里巴巴说,数字平台可以在向低碳循环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分享到: